越南沙巴是个山地小城,位于老街省西部,是越南海拔最高的县城,著名的避暑胜地。沙巴以前是法属殖民地,现在仍然保留着浓浓的法国味,就像被越南包围的另一个小国家,充满了吸引力。县城对面的黄莲峰--番西拜山脉,海拔3134米,被誉为印度支那“房顶”。
初中的教室正好可以看到远方的“房顶”,常看着它产生无限遐想,所以一直是我向往的地方。在我的苦苦等待和央求下,爸爸终于答应暑假,陪我和妈妈去一睹沙巴的“芳容”。
我们去沙巴再简单不过,就好比逛街。如果有想去的朋友可以从我家——云南河口出境,过了中越大桥,就在越南老街省或者谷柳省(过了红河就是谷柳省),都有中巴,37公里,车程一个小时左右,30000越盾。也可以选择摩托车,行走相对自由,但是冬天很冷,夏天很晒,雨天很危险。
沿途都是盘山公路,这些我都已经习惯,车速很慢,也正好让我欣赏沿途的风景。其实在越南并没有在外国的感觉,熟悉的人种、饮食、气候、地形,甚至连语言也很熟悉,只是我听不懂,随时等爸爸翻译。看着蓝天掩映的青山,曲折层叠的梯田,心情好得让身体随着转弯的引力倾斜。这可是我们家第一次单独旅游,可怜的三人组,却很适合这次旅行。
沿途看到的,应该是瑶族。
沙巴是外国人热衷的旅游胜地,当地的民族可能除了中文,什么语言都会讲。街边的小贩不时会用英语跟你搭讪。或者看到三两个金发碧眼,后面跟着当地的赫蒙族,兜售手中的首饰和布艺。
热情的小贩和热情的老外
工艺品不很便宜
沙巴的“洋人街”除了很多外国餐馆外还有地道的越南餐馆。细细的越南米粉,清淡口味的汤,没吃过的香菜,连辣椒都不忍心放,很小很小时记住的味道。米粉10千一碗,面包8千一个,山上的水10千一瓶。(越南人都喜欢说千,10000就是10千)颇吓人的物价,哈哈o(∩_∩)o...哈哈。没喝到我钟爱的百事,也挑了瓶眼熟的立顿。
小石海
山上的杆栏式茅屋是一“影楼”
典型的喀斯特地貌
沙巴大教堂是一个古老的法式小教堂,算是标志性建筑。沿着教堂旁的小路朝山上走去,可以去是一个山顶公园,当地人按照欧洲人的欣赏品位,设计了欧洲花园、兰花园,从山顶上可以眺望整个山峦脚下云雾缭绕的沙巴小镇,这是最有利的位置。我们没能看到,太阳最强烈的时候,看到的是晒得发白的山和晒得发白的小城。
俯瞰沙巴
妈妈:“怎么看怎么像合成,人景不和谐。”
强迫爸爸装作很“越南人”的样子,o(∩_∩)o...哈哈,好玩!
妈妈不用装也像一越南人
离开沙巴坐的车和去的时候是同一辆——巧。没有满座,所以司机拉着我们不断绕圈。从建筑形制和生活方式营造来看,沙巴完全是欧化的。在盘转的街道上,随处可见咖啡屋和酒吧,桌子就搭在路旁,上面支着凉棚,游客们坐在椅子上边饮咖啡,边读小说,偶尔抬眼,瞥一下路过的人群。来自欧洲的背包客从大大小小的旅店和宾馆中进进出出。
听着中文改编的越语歌,我们离开了沙巴,虽然没有玩够,但是我一点都不担心,因为我随时可以再来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