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记忆中,只是电影《高山下的花环》,《情人》,《三轮车夫》里模糊的声影。这是一块饱受炮火蹂躏的地方,而今历史的硝烟慢慢散去,她展开了容颜,让世人重新认识她、了解她,以她独特的风情迎接着八方来客——
自助游的天堂
越南国土呈窄长形,南北走向,就像是一只海马。越南南北直线距离1650公里,东西最窄处仅为50公里。旅游路线容易设计,一条直线往前走就是,不是从北到南就是从南到北。我选择从凭祥著名的友谊关出关,开始河内—顺化—岘港—会安—西贡的纵穿越南之旅。
越南物美价廉,其旅游服务的重心是背包客,因而被称为“自助旅游的天堂”。越南主要旅游城市靠近市中心的地方,都有一个成规模的自助游者的聚集区,多由相邻的几条街组合而成,如河内的还剑湖畔,西贡的范老五街周围。在这里,大大小小的客栈、家庭旅店,有上百家,高中低档一应俱全。各家旅行社,运输公司的门市部齐聚于此,向旅行者提供散客游,出行工具等服务。你可以货比不止三家,这样的做法既给了旅行者很大的方便,又规范了竞争。很值得特别一提的是旅行社提供的open tour全程车票,这是一种只写停靠地点、不写时间的车票,分段停靠,可以买全程票也可以分段购买。游客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,在喜欢的城镇停留,不受时间限制,只需在出发前一天通知旅行社各地的办事处预留座位。
河内,初识越南
河内是越南的首都,意思是它被环抱在红河之内。
我租了一辆自行车,拿着越南文的地图,就开始在河内的大街小巷里转悠。这可是个不错的选择,在以后的越南行程里也多次选择了这种旅游方式,既能了解当地民情又省钱。河内著名的巴亭广场,面积不大,但在越南的地位相当中国的天安门广场,周围是胡志明陵,胡志明故居,胡志明博物馆,独柱寺。其他的景点还有文庙,军事博物馆,艺术博物馆,国家歌剧院等,相距都不是太远,骑车一天大致都能逛完。
还剑湖畔的老街区是自助游客集中的地方,各种肤色的人到处可见。清晨的还剑湖边,孩子们在嬉戏,老人在晨练,妇女们跟着音乐的节奏跳着韵律操,其乐融融。湖畔街边的小摊就是路边吧,大家边喝着越南咖啡或冰茶边谈天说地,自得其乐,这是在越南自助旅游最常见的一道风景。闲坐在街边,我和一位自小在越南长大的法国老人聊天,他20多岁离开这里,现在已是儿孙满堂,故地重游,想起儿时的情景、年轻时的朋友,时常泪洒胸襟,越南是他不能忘怀的故乡。
出来前在网上看到有些游记上写到越南人对中国游客不是十分友好,刚开始还有点担心,但在河内短短的几天,很多越南人从摩托车车夫、街边的店家、交通警察到路边言语不通的老大妈,即使有时语言不通,都热情地伸出援手,连比带划给我指指路。很多时候,只有你的亲身体验才是最真切的,放开心胸,别人也会给你善意的回报。
顺化,一幅古画
清晨的阳光洒在古老的城墙上,越南国旗迎风飘扬着。这是顺化,越南的古都。顺化一直作为越南的首都,直到1945年最后一个皇帝退位,保存有皇城,皇陵等古迹。顺化皇城内有紫禁城,外绕护城河,还有午门和城楼,门前是古旗台。这个皇城仿照北京故宫而建,可以看出中国文化对越南的巨大影响,内部建筑大多已破败。皇城很安静,很多中学生穿着白色的越南国服骑自行车,非常有特色。来时对越南到处有穿着国服“奥黛”漂亮MM的憧憬在这里得到了实现。皇陵有点远,决定放弃。沿着横贯城区的香江游览,河边的椰树、远处的青山,很美。傍晚闲坐江边渡头,喝着果汁,欣赏日落,真是很惬意的。
在回Guest House(简称GH)的路上发现一间专门做越南“奥黛”的小裁缝店,热情的老板娘拿出厚厚一叠她和客人的合影给我们看,并告诉我们量身订做,次日上午直接送到GH。我想着已订了第二天一大早的车,再加上都说会安的裁缝有名,没做。至今我想起也觉得后悔,会安的裁缝店做的大多是时装,再也没看到专门做“奥黛”的店了。GH门前的小酒吧人头攒动,原来是名声在外,LP(澳大利亚人写的一本自助游的书)上推荐的。老板娘皮肤黝黑,瘦瘦小小的,典型的越南人模样。这家小酒吧在很多小细节上特别地用心,就连一个小小的开瓶器上也画着可爱的笑脸,墙上涂鸦很有艺术气氛,桌上的留言册写着来自世界各地背包客的感受。
岘港—会安,必看之地
顺化-岘港沿路的风光被美国国家地理杂志选为“一生必看的50个地方”之一,称为“人类文明与自然的结合”。
车驶出了顺化城,沿着越南的海岸线盘行,渐渐展现出一幅壮阔的山水画。右边是青山层林,左边是碧水白沙,海上零星散落着沙洲渔村。越南国土的周边近半是海岸线,长达3000多公里,这里沙滩洁白,潮平水清,让人觉得心旷神怡。在岘港北面山脉是海云岭,据说因为岭上经常白云缭绕而得名。岭上有着被称为越南中部天险的关口—海云关,为越南阮朝明命年间修建。这里曾是越南内战时的重要关卡,战争远去了,只有那古老的城堡依然屹立在此,注视着曾经的沧海桑田。
会安是一个小镇,据说得名是来自泉州的惠安,早年的华侨漂洋过海来到这里,安家落户,繁衍生息。这里遍布的祠堂、会馆极具中国特色,雕梁画栋,飞檐走壁。其中最大、最漂亮的就是福建会馆,看得出华人当年在这里的政治、经济上有着重要的地位。会安有一座著名的廊桥,名叫“来远桥”,木制的,漆成暗红色,是它的标志。徜徉小镇,路边有着各式各样的艺廊,除了当地有名的裁缝铺外,还有画廊,灯笼铺等等,颇有艺术气息,与中国的丽江古城有异曲同工之妙。不经意间逛过一家灯笼铺,门口挂着五颜六色的灯笼,在夕阳的照射下,煞是好看。